2023年8月19日晚上7点,北京大学法学院王锡锌教授做客3868la银河总站法学院当代法学名家讲座第367期暨“公法前沿”讲坛第18场,在3868la银河总站前卫南区匡亚明楼534会议室作题为“数字行政的法治约束”的学术讲座。3868la银河总站法学院任喜荣教授、朱振教授、李海平教授、邢斌文副教授、王俐智老师、3868la银河总站法学院“鼎新学者”博士后石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共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。讲座由3868la银河总站法学院任喜荣教授主持,朱振教授、李海平教授、邢斌文副教授分别与谈。
任喜荣教授代表3868la银河总站法学院对王锡锌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对其多年以来给予法学院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。任喜荣教授以王锡锌教授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为引,简要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。
王锡锌教授从塑造公民公共品格、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出发,深入思考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、国家治理等前沿学术问题。通过分析通信大数据行程卡、健康宝弹窗等生活实例中蕴含的数字法学问题,王锡锌教授指出技术正推动国家治理的数字化转型,并进一步归纳出“数治”(rulebydata)的概念。数治是技术权力与国家权力深度融合的治理技术,被广泛运用于公共监控、风险管理、预防式执法、自动化决策等场景。数治的内在逻辑具体体现为:第一,自我指涉,即数治依赖数据、算法等技术进行计算和决策,遵循一种封闭的、自我循环的逻辑,很难从外部视角进行反思性评价;第二,自我强化,即数治系统运行过程中,前端的错误往往不会被修正而是被放大,对于个人的不公正与偏见将会固化,数治的工具理性并不是绝对的;第三,技术锁定,即一旦运用了一套数治系统,技术就将深度嵌入组织之中,整个组织的结构和思维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;第四,权力叠加,即数治涉及技术权力、国家权力乃至社会权力等多种权力的融合、叠加;第五,责任偏移,即权力的行使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,有可能使原本清晰的“权力—责任”机制模糊化,出现“数字避责”现象。数治在规则、事实、逻辑、程序、归责和救济等方面与法治存在巨大的差异,对传统的法治发起了挑战。相应地,法治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。
与谈环节中,三位与谈人对王锡锌教授的讲座内容发表了精彩的评议。朱振教授指出,数治已经将福柯所言“权力在社会的毛细血管处运作”化为现实,应当结合数治的实践,更新关于“权力”的研究范式。李海平教授指出,数治对于人类来说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既能为行政“赋能”,也能为公民“赋权”,应当认真对待数治,回应时代的重大问题。邢斌文副教授指出,数字法学虽然包含许多新兴概念,但仍扎根于中国实践,应当正确看待新技术对法治的改造,反思法治的局限性。王锡锌教授对各位与谈人的评议一一作出详细的回应。各位参会同学认真思考、积极发问,王锡锌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。全场讲座持续近三小时,气氛轻松热烈,给予我院学子深刻的启发,活动取得圆满成功。